作者:李藹芬
百日咳雖是古老疾病,但時至今日仍名列法定傳染病之一。由於寶寶是易受感染的高危險群,提醒孕媽咪應在第三孕期接種疫苗,讓寶寶免於受到百日咳的侵襲!
孕期接種百日咳疫苗‧保護寶寶健康說起百日咳,大家聯想到的是不咳沒事,一咳就咳不停,幾乎快要無法呼吸的模樣,由於症狀類似感冒,因此,容易被錯誤診斷。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郭貞孍指出,曾收治院外轉來的寶寶,因為咳得很厲害,院外醫師懷疑不是單純的感冒而轉送至長庚,評估後,採檢體送化驗,果然是百日咳作祟,「幾乎每年總會收治10個這樣的案例」。
發病病程3階段
郭貞孍醫師表示,「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,傳染力很高,以最初受感染的2至3週最具傳染力,當感染者說話、打噴嚏或咳嗽時,細菌就隨著飛沫到處傳播,近距離接觸病人時就有可能被感染」。
她解釋,百日咳發病病程分為3段:
「陣發期的咳嗽,一陣又一陣,咳嗽的次數與頻率會增加,因為黏液太濃稠,導致痰很不容易咳出來,咳得厲害時,往往還會深吸一口氣,出現哮吼的聲音,嚴重時,還會咳到嘔吐。如果未能及早診斷,仍會進入恢復期,只是陣發期的時間拖久了,容易出現併發症」。郭貞孍醫師表示,「若能及早診斷,可用藥改善症狀;如到後期才確診,治療效果雖然有限,但可避免傳染給他人」。為能及早診斷,她提醒,「當成人咳嗽超過2個星期,且咳到想吐時,就要懷疑是否已感染百日咳;至於寶寶,若有咳得劇烈的症狀,且家中有成人或小學以上的孩子也出現類似咳嗽症狀,就要懷疑可能感染百日咳」。
寶寶感染問題多
如果百日咳發生於青少年或成人,預後良好,但嬰兒染病的話,狀況就嚴重了,死亡率比較高,出現後遺症機率也高,尤其是小於3個月的寶寶,致死率約1%。郭貞孍醫師解釋,「感染百日咳的寶寶,因症狀與感冒相似,容易被忽略,多是有陣發性的咳嗽而受到注意,有時會咳到臉發黑,1個月大的寶寶甚至因此停止呼吸。進而造成腦部缺氧,導致腦部病變、肺炎等併發症,嚴重更將導致死亡」。即使痊癒,也會因曾經缺氧而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,如:癲癇、神經發育遲緩。
她補充,確診後,通常會開立抗生素藥物回家服用,「由於2個月以下的寶寶易得併發症,需要住院的機率相對較高,如寶寶有咳到臉部發黑、嘔吐或食欲不振等狀況,多會收住院,有的甚至需要住進加護病房」。
就醫主訴‧
郭貞孍醫師說,罹患百日咳的寶寶多集中在1歲以下,咳嗽的特色在於「不咳就不咳,一咳就停不了,這也成為父母帶寶寶就醫的主訴」。曾有媽媽帶寶寶就診,主訴為「很咳」,但她觀察寶寶很久,卻未聽到咳嗽聲,於是用壓舌板檢查寶寶的嘴巴,誰知寶寶開始了猛烈的咳嗽,就是這樣的反應,讓她問媽媽,「是否有其他家人咳嗽?」才發現爸媽也有咳嗽症狀,採檢體化驗後,爸媽和孩子都呈陽性反應,原來先是父親咳嗽,傳染給寶寶,寶寶又傳染給媽媽。
疫苗出現前後‧易感染族群不同
郭貞孍醫師表示,在百日咳疫苗出現前,易感染族群是學齡期兒童,當這這群孩子長大結婚生子後,會將體內抗體傳至下一代,但下一代長大後,體內抗體濃度降低,又成為易感染族群;疫苗發明後,易感染族群為1歲以下的寶寶與9、10歲以上的青少年,「不滿1歲的寶寶缺少來自父母的抗體,加上尚未完成疫苗接種,免疫力正處於空窗期;至於10歲以上的青少年,雖然兒時接種過疫苗,但長大後,抗體濃度降低」。根據過去20年研究顯示,百日咳易感染族群第一名是1歲以下的寶寶,而10歲以上的青少年感染數呈現逐年增加趨勢。她指出,「值得注意的是,1歲以下的寶寶多是被家人感染,曾有研究針對1,306個受感染的寶寶找傳染源,將近一半的傳染源是兄弟姊妹與媽媽。另有研究指出,媽媽是將百日咳傳染給嬰幼兒的主要感染源」。通常確認寶寶可能感染百日咳時,多可問到爸媽已經咳很久的家族史,繼而檢查父母的結果也確認為百日咳患者,郭貞孍醫師表示,「百日咳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,在體內尚未有抗體的情況下,發病機率可達8成」。
保護孩子‧孕婦接種疫苗
郭貞孍醫師指出,比起其他年齡層的患者,嬰兒受影響程度可說是最為嚴重,「基於保護孩子為先的原則,孕婦與會接觸孩子的成員都應接種疫苗」。她表示,預防感染百日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,「媽媽接種後產生抗體,經由胎盤傳給胎兒,抗體的保護效力可撐到寶寶出生後2個月,之後,寶寶開始接種五合一疫苗,自行產生抗體」,當然,最佳狀況是所有會接觸寶寶的成員都接種疫苗,給寶寶更完善的防護,降低寶寶感染的機會。
過去,美國CDC(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)建議是,產婦離院前接種1劑成人百日咳疫苗(Tdap),「但效果不好,因為父母雖無症狀,也許可能已經帶菌,寶寶仍有機會受到感染」。2011年則改為「孕婦產前施打」,於妊娠28至36週施打。郭貞孍醫師補充,「成人百日咳疫苗保護力持續時間短,約為3年,若有打算繼續生第二胎的女性,為避免保護效果不佳,建議每一次懷孕都要接種1劑,確保?體內抗體的濃度足夠發揮保護力」。
百日咳雖是一種古老疾病,卻未曾消失過,從近年來陸續在日本、中國大陸、英國、澳洲等多處爆發疫情觀察,可能有「東山再起」之勢,2014年的台灣有78例百日咳確定病例,比過往確診案例來得高,郭貞孍醫師提醒,「有時因患者症狀輕微或不典型,而沒能被診斷出,相信這類隱藏版患者比確診來得多。為了不讓寶寶受到百日咳的侵襲,請孕婦主動接種成人百日咳疫苗」,寶寶出生後,更不要忘記按時帶寶寶接種五合一疫苗(共接種4劑,於出生滿2個月、4個月、6個月各接種一劑,並於滿27個月再追加一劑)。
為何疫苗無法讓百日咳根絕?
或許有人會好奇,既然有預防百日咳的疫苗,卻為何無法讓疾病根絕?郭貞孍醫師指出,有以下可能:
-
隨著檢驗方式進步,使得醫師的診斷率提高。
-
非細胞型疫苗的保護力無法持久。
-
恐懼疫苗的副作用,使得不打疫苗的人口增多。
-
百日咳桿菌基因突變,影響疫苗的防護效果。
(媽媽寶寶雜誌 授權刊出 2016年11月號)